在海口市的一家厂房内,老板郑某光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杯、盖、打包袋,与全生物可降解制品存放在店铺一边三楼小房内,有时会趁着午间时分路上行人较少时,他安排工人将这些货物取出拉走……
早已得到风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,已在该厂房蹲守多时,打了老郑一个措手不及。
执法人员阻止工人继续搬运,并对所搬运的纸箱一一开箱调查。查获一千余件,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。
这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大多为特透杯、优质透明杯盖、90半圆盖等,材质均为PP聚乙烯材料。
执法人员称,根据现场发现的销售单据,他们将对流向进行追溯,以确定有多少商家,销售了多少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。若追溯流向证实该店在“禁塑”后存在销售行为,那么该店涉嫌销售禁止名录内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,或将面临处罚金额最高20万元。
众所周知,国家早明确表示坚决杜绝“数字环保”“口号环保”“形象环保”,确保实现没有“水分”的环保,确保攻坚战实效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。然而却有企业顶风作案......难道真的想进去踩缝纫机踩到冒烟吗?
小编在此提醒大家:希望各生产经营企业引以为鉴,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认真排查整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,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、操作规范,全面消除安全隐患问题,确保安全生产!